河海大学
中国江苏省公办高校
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HHU)”,由教育部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历史沿革
老河海时期
1915年,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主持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地址为南京,目的为培养水利专门人才,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河海工科大学并入第四中山大学。次年第四中山大学先后更名为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夏,国立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成立,抗战中,水利系西迁至重庆沙坪坝,并在磐溪建立了水利实验室、土壤实验室、测量仪器室和图书室等。1949年南京解放,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华东水利学院时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独立的、规模最大的水利高等学府——华东水利学院,掀开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钱正英为首任院长。同年10月27日,学校第一批学生入学上课,1954年学校开始执行全国统一教学计划。1960年,学校拟定了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陆地水文、农田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全国指导性教学计划。1977年全国统一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学校有11个专业招生,以及4个师资班。次年学校恢复研究生招生。
新河海时期
1985年9月13日,水利电力部发文同意恢复“河海大学”传统校名,同年11月20日,邓小平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河海大学”校名,次年2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河海大学机械学院,1995年学校将29个系、所调整为10个学院。次年学校将36个党政机构调整为22个,建立了聘任、考核和评估制度。2000年河海大学由水利部划转教育部管理。同年学校开始建设河海大学江宁校区。2004年教育部和江苏省达成一致意见,共建河海大学,次年水利部和教育部签署合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2008年,河海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次年11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月30日,学校成为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员。10月,学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0年6月,河海大学与法国里尔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次年5月12日,河海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9月25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揭牌成立。2021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3年6月18日,河海大学调水工程研究院吉林院区揭牌仪式举行。7月17日,河海大学举行数学学院成立大会。10月,河海大学举行地理与遥感学院揭牌仪式。2024年5月30日,严恺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下设31个院系,开设7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共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保持领先。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与动物科学10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进入世界排名前1‰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4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363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654名;院士5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3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600余人次,博士生导师604人。截至2022年7月,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截至2023年6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高校,已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千名各类人才,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28所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Hohai-Lille College)。河海大学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简称亚伯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3年纳入国家招生计划,以环境科学专业单独编码在本一批次面向江苏、安徽、湖南、河南、天津、湖北六省招生,2015年开始,招生范围又增加浙江、江西两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增建设名单,河海大学获批建设“地下水保护与利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流域水土过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2010年以来,该校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0余项。
学术资源
河海大学期刊部是河海大学下设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编辑出版河海大学主办的6种学术期刊:《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办于1957年,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机电与信息工程等,入编的数据库和文摘有: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双月刊,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超新数字图书馆”等广泛收录和引用,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81年创刊,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水问题论坛、研究探讨、工程技术、水管理、专题综述、国外动态等,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AD)、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广泛收录。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1985年创刊,双月刊,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论述主题,以推动水科学技术进步为办刊宗旨,反映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中国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水利经济》双月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水权、水价与水市场研究、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和效益分析等类别,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全国农业系统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
截至2024年9月,河海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9.26万平方米。其中,西康路校区图书馆面积0.87万平方米,江宁校区图书馆面积4.1万平方米,常州新校区图书馆面积4.09万平方米,院系资料室面积0.2万平方米。三校区阅览座位7356席,年均接待读者逾250万人次。截至2023年底,图书馆拥有纸质资源总量逾341.5万余册(件),各类电子数据库资源98个(含320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5.5万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
自2007年起,形成了以“河海大学读书月”“4.23世界读书日”“河海大学毕业季”“河海大学启航服务月”“河海大学信息服务月”为载体的阅读推广与文化传播的教育服务体系。是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所属专业委员会-情报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等重要成员馆。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河海大学校徽为梅花形图案。校徽中间的“河海”篆字和白底蓝字的整体色系是继承1915年学校创建时期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校徽图样和色系,选取河海蓝为标准色,体现了河海大学具有大江大海的宽广胸怀和磅礴气势,代表了河海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为、顺水而长的水利专业办学特色。
篆字图样的上方是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时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校名标准字,图样下方是学校的建校年份“1915”和英文名称,凸显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校徽外圈是继承1924年河海工科大学时期校徽外圈的梅花瓣形图样,象征河海大学傲雪凌霜、坚韧不拔的崇高品质,梅花是南京市市花,喻示了学校所在地,同时梅花瓣形图样与水波浪图样暗合,也喻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名或者学校徽志与学校英文大写的标准组合,旗面采用学校标准色。
精神文化
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名誉校长严恺教授提出。
校训内涵:“艰苦朴素”是学校在创业和奋斗历程中的精神写照,也是对全校师生员工提出的生活准则,只有能吃苦的人才能在水利水电事业上有所作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在全校科研工作者中倡导的科研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严格要求”是对全校师生员工提出的工作标准,就是对待学习和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勇于探索”是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倡导的精神风貌,只有不断探索,克难奋进,才能大胆创新,取得卓越成就。
严恺院士曾多次陈述校训含义:“水利是艰苦的事业,所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上一定要艰苦朴素。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是严肃认真的,不能马虎,所以还要严格要求,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取得独特成就。”
河海大学校歌为《大哉河海奔前程》,由柳诒徵作词,H.S.Thompson作曲。
学校校庆日为10月27日。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0月,河海大学有106个社团。其中包含创新创业类7个,思想政治类3个,文化体育类73个,学术科技类11个,志愿公益类7个,自律互助类5个。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艺术、学术团体,能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一直以来,河海大学的社团活动都以“百花齐放”之姿活跃在师生视野中,团结凝聚河海学子,开展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区情况
西康路校区
截至2020年,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占地800余亩。河海大学校西康路校区工程馆建成后成为江苏省当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9年入选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建筑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1949-1959)》图册,为华东水利学院时期老建筑之一。河海大学已拥有的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本都位于西康路校区。
常州校区
截至2020年,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河海大学机械学院,1996年5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分校,2000年6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校区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占地2248亩,总建筑规模71万平方米,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国家安全等领域方向,开设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新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河海里尔学院等十大学院。
江宁校区
截至2020年,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教学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57.53公顷(另有含非学校产权共建7.73公顷),江宁校区临近将军山、秦淮新河,是南京新时期发展的前沿,并与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邻。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距西康路校区20千米,约半小时车程。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小浪底音乐台位于江宁校区逸夫图书馆至叠翠山之间的中轴线上,是校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 从整体布局上看,规整对称的广场设计和缓缓而升的自然地形,寓意勤奋、严谨、不断攀登的治学态度。水池北面的半圆剧场是小浪底音乐台的终端,半圆形态象征“水”的凝聚、包容与至善,拾级而上的设计意喻向至高学术殿堂的追求与攀登。登至高处,回望广场,尽显浪漫与理性的交织、流动与秩序的共融。
知名校友
河海大学在教育界、政治界都有知名校友。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